机构概况 机关党建 要闻动态 热点专题 研究编修 宣传教育
 · 首 页 > 研究编修 > 地方党史 > 正文

中共鲁西特委成立

发布时间:2022/1/17  信息来源:聊城党史史志网    浏览次数:4712

聊城是中共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1927年10月16日,中共鲁西县委在聊城东关姚家园子赵以政家里成立。1928年1月鲁西县委领导了坡里暴动。暴动失败后,鲁西地区的共产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革命活动从此处于低潮。

在鲁西特委建立之前,鲁西党组织在山东省委连续遭到破坏与上级党组织中断联系的情况下,激流勇进,进入了一个发展壮大阶段。这一时期,鲁西地区陆续建立了几个党组织。

一是中共鲁西总支委员会。1931年暑假,从平原中学升入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原中共鲁北临时委员会书记刘子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在三师掀起了要求赴南京进行爱国请愿的浪潮。1932年下半年,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负责人老田到聊城,在老田的指示下,三师建立了中共鲁西总支委员会,刘子蔚任书记。鲁西总支委员会领导分别设于聊城、临清的山东省立第二、第十一中学和聊城的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等处的地下革命活动。总支成立后,恢复了部分党员的关系,发展了一批党员。1932年下半年到1935年初,先后发展申云浦、谢鑫鹤、盛北光、王晋亭等30多人入党。

1933年,山东省委再次遭到破坏,党总支派王晋亭去济南寻找党的关系。1934年经徐运北介绍,当时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的赵健民到聊城、阳谷,恢复了聊城省立三师和阳谷县党组织的关系。为配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党总支组织党员在夜晚将“打倒国民党”“中华苏维埃万岁”“反对蒋介石投降主义”等标语贴满聊城的大街小巷,震动了鲁西,使反动当局惊恐不安。1934年暑假,刘子蔚毕业离校,将鲁西党总支的工作交给了申景玮(申云浦)、陈景文(陈子周)、盛北光等人负责。

二是中共清平县委。清平县李圈村共产党员李恩荣,于1931年9月考入临清六县联立乡村师范后,在同学中积极发展党员。1931年底建立了乡师党支部。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学生秘密订阅、传送进步书刊,并领导了罢课斗争。因在罢课中身份暴露,李恩荣便离校回家乡李圈村做小学教师,在家乡发展党员,建立了李圈村党支部。李圈村支部建立后,在本村很快发展了20多名党员,并在附近的王度村、王五营、丁马庄等村发展党员二三十人。1932年夏,在党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清平县委,由农民出身的党员李继水任书记,活动于清平、博平、聊城、堂邑等边界地区。

三是中共东阿姜楼高小及农村支部。1933年暑假,在济南乡村师范读书的姚仲明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到农村去,在农村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的指示,回到了家乡东阿县。在东阿县姜楼高小,他利用临时教师的身份,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很快在学生中发展了十几名党员,如苏广才(苏民)、王玉珍、尹燕桂、赵传耕、刘万明等,遂建立了东阿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姜楼高小支部,苏民任书记。苏民等从姜楼高小毕业后,在西程铺、柳林屯、广粮门、官庄、归德铺等村先后发展一批党员,建立了共产党的支部。同时,共产党员谭秉岱从济南回家乡东阿县谭庄从事党的工作,先后在谭庄、韩堂、耿集、葫芦头、狮子宋村一带发展党员,建立了党的组织。到1935年,东阿县已发展到23个党支部。

四是中共冠县中心支部和寿张八乡师支部。1934年2月春节期间,济南乡师学生共产党员赵健民回到家乡冠县,发展了在济南惠商职业学校读书的孙锡恩(孙洪)和在寿张省立第八乡师读书的沙延孝、冯干才及在冠县师范讲习所读书的钱洪勋等人入党。此后,沙延孝、冯干才、钱洪勋、许梦侠等在冠县发展党团员10多名,建立了中共冠县中心支部。不久,党、团员发展到30余人。冯干才、沙延孝还在寿张八乡师积极发展党员,于1934年建立了中共八乡师支部。八乡师党的活动非常活跃,全校8个班有6个班建立了党小组,1935年发展到30余人,对附近县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五是中共阳谷县安乐镇中心支部。1934年2月,杨耕心、盛北光、翟子超在阳谷安乐镇第二小学建立了中共安乐镇中心支部,中心支部与聊城师范、寿张八乡师和东阿、冠县的党组织均发生了横的联系和工作关系。这时阳谷一带约有党员40余名。为了团结进步力量,开展反帝救亡运动,他们还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坚社,创办了社刊《中坚》。并在阿城镇开办了以推销进步书籍、联络革命力量为目的的晨光书店。

1934年1月,在济南市省立高小读书的徐运北经赵健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在家乡堂邑县发展鲍廷干等人入党,到1935年堂邑县有党团员10余人。

为了统一和加强对鲁西党组织的领导,1935年2月6日,中共济南市委书记赵健民以拜年为名,到堂邑县徐运北家中,主持成立了中共鲁西特委。徐运北任特委书记,钱洪勋任组织部长,申景玮(申云浦)任宣传部长(未到职)。鲁西特委受济南市委领导。

中共鲁西特委建立时,鲁西党组织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鲁西的党组织是在全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期发展壮大的。从1931年到1933年,中共山东省委连续遭到破坏,特别是1933年7月2日,山东临时省委组织部长宋鸣时叛变投敌,致使临时省委书记张恩堂(张北华)等300多名党员积极分子被捕。从此,山东党与上级党组织中断联系。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而这时革命火种在鲁西却呈现发展趋势。

二是在特殊时期鲁西党组织受济南市委的特殊领导。1933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遭受重大破坏之后,济南市委的宋天民把关系交给了济南乡师党支部书记赵健民。从此,赵健民开始了独立工作。1934年5月,赵健民组建了济南市委。赵健民领导的济南市委,一边积极恢复发展组织,一边寻找上级党的关系。由于赵健民与鲁西有着特殊的人缘地缘关系,鲁西的党组织受赵健民的直接领导。在此期间,赵健民数次到鲁西的冠县、聊城、东阿、阳谷、寿张等地发展党员,恢复建立党的组织,指导党组织的工作,为鲁西的党组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增添了信心和力量。这一时期,赵健民为鲁西党组织的恢复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领导作用。

三是采取深入群众,隐蔽发展的方针,为革命积蓄了力量。这一时期的共产党员发展,主要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谁发展的归谁领导,一般不发生横向联系,在发展党员时有一套严格的纪律,保证了党的隐蔽性。党的活动着眼于从客观实际出发,以防御为主,尽量利用合法的机会去工作,以使党的工作深入群众,长期隐蔽,积蓄力量和输送自己的力量到农村去。

1936年春,中共中央派刘少奇到天津主持北方局工作。4月,北方局派黎玉到济南重建山东省委。5月,中共山东省委在济南成立,黎玉任书记,赵健民任组织部长兼济南市委书记,林浩任宣传部长。山东省委重建后,即依据积极慎重的原则,在全省各地展开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工作。

1936年6月,山东省委决定,撤销鲁西特委,成立中共鲁西北特委,原直鲁豫边特委巡视员兼濮阳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刘晏春任书记,徐运北、刘仲莹为委员,统一领导濮县、范县、莘县、朝城、临清、冠县、阳谷、东阿及寿张省立八乡师、聊城省立三师的党组织。鲁西北特委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领导鲁西党组织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壮大时期。


上一条信息: 张敬文
下一条信息: 聊城百年党史知识问答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主办: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院(聊城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益民胡同9号院内1楼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CopyRight www.zglclsw.org.cn All Rights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IE8.0及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本站的最佳浏览效果   鲁ICP备17035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