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概况 机关党建 要闻动态 热点专题 研究编修 宣传教育
 · 首 页 > 宣传教育 > 红色故事 > 正文

回族抗日小英雄金方昌

发布时间:2022/4/22  信息来源:聊城党史史志网  作者:刘如峰 王其彦    浏览次数:4783

金方昌,回族,1921年6月11日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城内步云阁街一个贫困的小商贩家庭。1928年,金方昌进入设于聊城的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读书。家境的贫困使他懂得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他以“自勉”作座右铭,珍惜时间,勤奋读书,各门功课成绩都很好。他喜爱写作,学校的“生活园地”上经常刊登他的文章;爱好音乐、体育,曾在全城学生运动会上获网球比赛头等奖。

金方昌的学习成绩很好,但还是遭到富实人家的讥笑和歧视。有一次,他到一个地主出身的同学家里去玩,那个地主说金家人是炸油条的“黑脖子”,不让孩子与金方昌玩。这话深深地刺痛了金方昌幼小的心灵,他气愤地说,我家是“黑脖子”,你家是“白脖子”,割下你的头来,你就变成“红脖子”了。贫贱的社会地位和回族人民的优良传统,使金方昌自幼养成正直倔强的性格。他爱打抱不平,常常帮助穷人家的孩子跟仗势欺人的富家子弟打架,直至富家子弟屈服才肯罢休。

1937年9月9日,徒骇河大决口,聊城被大水淹浸,居民只好搬到城墙顶上露宿。危急时刻,金方昌响应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号召,积极参加抗水救灾活动,与群众一起奋战三天三夜,堵住了城北涵洞,截断了水流,并一直坚持到大水退去。金方昌忘我的抢险救灾行动,得到了群众的称赞。10月初,金方昌随哥哥金默生到济南一中上学。金默生这时已是共产党员。在哥哥的教育带领下,金方昌参加了散发传单、送信、放哨等抗日活动,还和十几个青年一道去千佛山麓的农村进行抗日宣传。每到一个村子,金方昌就先用短笛吹奏《义勇军进行曲》,农民聚拢来后,他就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控诉日军烧杀、奸淫、抢掠的野蛮罪行,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1938年2月,日军由太原向晋南进犯,“民大”第二分校迁往晋西。转移途中,金方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8月,金方昌被党组织派往晋察冀边区,分配到山西代县“牺牲救国同盟会”工作。在分配具体工作的会议上,金方昌主动要求到离敌人最近的城区去,并说:“地方干部缺少枪支,有手榴弹就可以,只要抓紧组织好自卫队,武器是会让敌人送来的。”

1938年秋,金方昌被派到代县城南赵家湾区任区委书记。在赵家湾区,他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成立农民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等抗日团体,建立“武装模范队”,并兼任政委,对敌作战也颇有成绩。为了很好地在这一带开展工作,他经常头缠白毛巾,白天帮老乡放羊、打柴、种地、挑水,晚上走家串户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和党的抗日政策,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赞扬,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我们的小金同志”。有一次,日伪军“扫荡”赵家湾一带时,区政府联络员张德成老汉面对敌人的枪口,把金方昌认作自己的儿子,冒死掩护了金方昌。

代县第一区城关区是日军控制严密、活动猖獗的区域。为了加强对该区的领导,1939年冬,县委调金方昌任区委书记。1940年2月,金方昌又任中共代县县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仍兼第一区区委书记。他白天帮助群众种地,晚上带领民兵到县城附近割电线,埋地雷,袭扰敌人,同日伪军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1940年秋末,日军准备大举“扫荡”代县抗日根据地,县委指示必须在敌人封锁通往根据地的各个山口之前,把公粮赶运到山里。11月22日,金方昌接到驻代县县城的敌人要出城抢粮的情报。他马上和区自卫队长周志远一起到赤土沟村催运公粮,一直忙了大半夜,把大部分公粮运出村庄后,才返回大西庄的山洞里休息。汉奸庞达达、庞拴有得知金方昌、周志远来到赤土沟村,急忙密报给伪警备队小队长董国龙。董国龙连夜报告给驻代县县城日军宪兵队长上光和伪警备大队队长郎豹武。郎豹武急率200多名日伪军连夜向赤土沟村扑来,结果扑了个空。日伪军又扑向大西庄,也没发现金方昌。敌人随即故意整队,假装撤回城去,留下两名汉奸在村里勒索东西、观察动静。

金方昌和周志远得知两个汉奸在村里骚扰群众后,立即返回村里,准备捉住他们。不料,刚一进村,汉奸庞达达就打响了信号弹,埋伏在村外的敌人一齐合围过来。金方昌一连击毙两个敌人后,和周志远边打边向村北山坡上撤退。子弹打完了,他将手枪和随身带的文件埋在路沟里,与蜂拥而上的敌人徒手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捕。

敌人把金方昌绑在大西庄古庙前的一棵柏树上,用马鞭子劈头盖脸地抽打他,问他把枪藏到哪里去了。金方昌大声回答:“枪留着打日本,打汉奸哩!”敌人又问他在八路军里干什么,他斩钉截铁地说:“抗日!抗日!消灭你们!”

日伪军把金方昌押到代县城里,连夜挖空心思地谋划着怎样对付这个“大大的小金”。他们把金方昌单独关在伪警备队看守所的一个房间里,先是采取软化的办法,引诱金方昌自首,遭到金方昌的严词拒绝。11月27日,他们又把金方昌带到日本特务机关“红部”审讯,对金方昌施以酷刑。敌人脱去金方昌的棉裤,把他按倒在铺满石子的地板上,用木杠子猛压他的双腿。鲜血染红了碎石子,但金方昌咬紧牙关,一字不吐,直到昏迷过去。打手们用冷水把金方昌浇醒,再用鞭子、铁尺毒打……一切刑罚都用完了,但只要金方昌醒来,敌人得到的只是痛骂声。日本宪兵对金方昌也毫无办法,又把他投进木牢。

多次残酷拷打,敌人打断了金方昌的一只胳膊,打坏了他的一只眼睛。但遍体鳞伤的金方昌仍然坚强不屈,他蘸着自己的鲜血,在狱墙上写下了十四个大字:“严刑利诱奈我何,颔首流泪非丈夫!”

金方昌知道自己为党、为中华民族献身的时刻到了。当得知党组织正在千方百计营救他时,他热泪盈眶地对与他接头的人说:“我因为麻痹大意,给党造成了损失,再不能为我做无谓的牺牲了。”

12月2日,金方昌用秘藏的铅笔头和两个纸烟盒,郑重地写了两封遗书,一封写给县委,交代了文件存放处,一封写给两个哥哥,要求哥哥坚决为无产阶级革命奋斗到最后胜利。

12月3日是代县城里大集,上午10时,全副武装的日本宪兵和伪警察气势汹汹地点名要金方昌等几人出牢房。金方昌对被叫出来的几位难友严肃地说:“同志们,要挺起胸膛,作最后一次的斗争,决不能让敌人小看我们!”敌人把金方昌等人押到伪县政府的大堂上,郎豹武瞪着恶狼般的眼睛宣布金方昌等人的所谓“罪行”。话音未落,金方昌就大声喊道:“你们听着,我们是堂堂的中华民族的好汉,做的是光明正大的抗日救国工作,根本没有罪,有罪的是你们这伙狗强盗!来吧,狗强盗,我们是不怕死的!”

金方昌等人被推上囚车,押往刑场。日本宪兵强迫他们跪下,金方昌等人高喊:“我们死也要勇敢,决不给强盗下跪!”“打倒日本狗强盗!”“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金方昌的热血洒在了雁门关下的山川旷野上,尸骨埋葬在山清水秀的雁门关山麓,墓前树起一块镌刻着“回族抗日小英雄金方昌之墓”字样的石碑。1955年清明节,金方昌烈士的遗骨被移葬到河北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上一条信息: 老一辈革命家善于总结的故事
下一条信息: 浴血保卫聊城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主办: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院(聊城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益民胡同9号院内1楼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CopyRight www.zglclsw.org.cn All Rights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IE8.0及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本站的最佳浏览效果   鲁ICP备17035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