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概况 机关党建 要闻动态 热点专题 研究编修 宣传教育
 · 首 页 > 要闻动态 > 上级动态 > 正文

让红色基因在传承赓续中焕发时代光芒

发布时间:2023/7/17  信息来源:聊城日报  作者:赵国卿    浏览次数:5244

“基因”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本意是指生物体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中所形成的信仰、理想、信念、宗旨、传统、作风等精神品质的综合体,是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生命密码,也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标识。

  红色基因中的“生命之魂”:理想信念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的集中表达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钙”,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心,从“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的坚强品格,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勇毅前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如磐的理想信念犹如风雨中的一盏明灯,指引、鼓舞、激励着广大党员赴汤蹈火而不辞、刀锯鼎镬而不惧、历经磨难而不改,从而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红色基因中的“成事之基”:忠诚担当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责任的集中表达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忠诚担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和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光大。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从上海石库门、嘉兴南湖启航的小小红船,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靠的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党的二大对全体党员提出要求:“个个党员不应只是在言论上表示是共产主义者,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是共产主义者。”三大战役期间,毛泽东在西柏坡的指挥作战室是十五六平方米的小民居,但“在最小的指挥所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先后为前线起草的指示文电就有190份之多。周恩来曾风趣地说:我们这个指挥部一不发枪、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只靠天天发电报,就叫部队打胜仗。

  红色基因中的“生存之根”:人民至上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集中表达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赶走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在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在春潮澎湃的改革年代,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在奋力逐梦的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同样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这篇大文章中,“人民至上”始终是关键词,位置高于天,分量重如山。

红色基因中的“动力之源”:开拓创新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时代使命的集中表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在三大改造中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以新的实践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克服“姓社”与“姓资”的困扰,摆脱“计划”与“市场”的羁绊,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中国之制”正不断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红色基因中的“发展之本”:敢于斗争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意志品质的集中表达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社会在矛盾运动中前进,有矛盾就会有斗争。革命战争年代,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我们党在与敌人的长期斗争中成长壮大。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的武装威胁和挑衅,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远见,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我们党顶住逆流、排除干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上一条信息: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一条信息: 学好党的创新理论 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主办: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院(聊城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益民胡同9号院内1楼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CopyRight www.zglclsw.org.cn All Rights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IE8.0及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本站的最佳浏览效果   鲁ICP备17035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