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概况 机关党建 要闻动态 热点专题 研究编修 宣传教育
 · 首 页 > 红色旅游 > 正文

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

发布时间:2024/10/21  信息来源:聊城党史史志网    浏览次数:1670

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旧址位于山东省莘县大张家镇(原属观城县)红庙村,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该旧址分为冀鲁豫区党委机关中心旧址、冀鲁豫(平原)分局第一展厅、第二、三展厅,陈列着刘少奇、黄敬、杨得志、杨勇等革命前辈战斗、工作、生活有关物品、图片。

为了统一对敌斗争力量,战胜困难,中共中央决定将鲁西、冀鲁豫两根据地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194171日,两区在红庙村正式合并。

1942年9月下旬,日军调集重兵,对冀鲁豫边去抗日根据地濮()()()中心区进行“铁壁合围”式大“扫荡”,妄图彻底摧毁这块平原抗日根据地。冀鲁豫军区教3旅政治委员曾思玉率部奋力突围。

当冀鲁豫边区进入最艰苦、最困难的关头,1942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新四军政委刘少奇从山东返延安途中,来到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的红庙村,对根据地作出重要指示——要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并强调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刘少奇红庙之行是冀鲁豫边区工作的转折点。

黄敬于194210月调任冀鲁豫区党委书记,并于11月、12月在红庙村召开了边区高干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以及刘少奇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调查情况作了题为《边区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高干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边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

1943年7月,冀鲁豫军区发起朝南、卫南战役并取得胜利,恢复扩大了根据地中心区,标志着冀鲁豫敌后抗战由战略相持阶段开始向战略反攻阶段过渡。

1943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北方局的决定,在红庙村成立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统一领导冀鲁豫和冀南两区的革命斗争。红庙村成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红庙村为中心的濮(县)范(县)观(城县)被誉为“钢铁濮范观、华北小延安”。朱德、陈云、张霖之、黄敬、宋任穷、杨勇、杨得志、苏振华、段君毅等革命前辈曾在这里工作、战斗和生活。至抗日战争胜利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拥有106个县、2000万人口,成为全国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冀鲁豫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3年11月,在莘县成功召开了革命前辈后人参加的“纪念中共冀鲁豫(平原)分局成立70周年座谈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田纪云专门发来贺信。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旧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客大幅度增加。

2014年3月被聊城市委公布为全市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现场教学点,20148月被聊城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聊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9月被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聊城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412月被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地址 :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大张家镇

电话 : 0635-7310012


上一条信息: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下一条信息: 暂无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主办: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院(聊城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益民胡同9号院内1楼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CopyRight www.zglclsw.org.cn All Rights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IE8.0及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本站的最佳浏览效果   鲁ICP备17035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