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聊城作为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挖掘百姓身边的革命故事,充分展示革命先辈的壮丽人生和革命风采,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院联合聊城日报社,开展了“永远跟党走——发生在我身边的党史故事”征文活动,一批以小见大,反映聊城革命历史的故事被挖掘出来。现通过中共聊城历史网陆续刊发此次征文活动中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引导人民群众传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激发爱党爱国之志,增强奋进奋发之力,为聊城“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坚定信念 永远跟党走
——纪念我的外公孟庆然烈士
■ 侯亚珍
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兼程有说不尽的坎坷沧桑,百年奋斗历程有道不完的伟大功绩。今天,我们在庆祝党的生日之时,在歌颂中国共产党伟业辉煌之时,在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之时,也一定不能忘记革命先烈。没有他们抛头颅、洒鲜血,艰苦奋斗,英勇献身,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的外公,就是无数革命先烈中的一员。
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革命烈士陵园的碑刻上,有一个名字——孟庆然。他,就是我的外公。外公的家庭可谓满门忠烈,外公兄妹三人很早就都参加了革命。外公的叔父孟夫唐(曾任职于湖北省政府,已去世)引领他走上革命道路,外公又引领他的弟弟妹妹和他的长子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外公的弟弟孟庆宣当年也是一位地下革命工作者(曾任职于商务部,已去世)。外公的妹妹孟庆兰于1985年去世,曾担任永年妇女救国会主任,后参加八路军,随刘邓大军南下;1951年随二野十八军军长张国华进驻西藏,在战争中身负重伤。她一生未育,是我大舅的儿子为其养老送终的,她还收养了多个孤儿。
我的外公孟庆然1935年参加革命,1941年,由于叛徒出卖,被日寇杀害,牺牲时年仅35岁。外公是一位出色的中共地下工作者,起初,他的公开身份是小学教员。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北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寇穷凶极恶,步步紧逼,国民党军队向南撤退路过永年,城内富豪纷纷南逃。日军轰炸了小北汪,侵占了临洺关,炮击了广府城南门。1938年1月,中共冀鲁豫边区特委成立了永年县工作委员会。当年5月,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骑兵团进入永年,发动群众组建永年县战地委员会,成立永年抗日政府、组织县抗日武装大队,在文庙召开了纪念抗战一周年大会。外公当时担任文化救国会会长兼永年抗日周刊社社长,主要任务是揭露日寇烧杀抢掠的罪恶行径,鼓动人民拿起武器参军、参战。
《抗日周刊》是秘密刊物,没有固定办公地点,平时所有工具、宣传品都藏在家中的地道里。据外婆回忆,白天外公和他的同志们撰写稿子,晚上就拿出刻板进行油印,然后散发。他们有时几天几夜连轴转工作,真的是呕心沥血。这期间,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也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外婆当时也帮忙油印、收藏工具并进行掩护。大舅孟繁民很小就跟着去散发传单、为地下党传递情报,有次差点被特务抓住,他情急之下,爬树跳墙才逃过一劫。
1939年4月,永年县委书记郭坦派外公到陕西参加为期2个月的干部培训。培训期间,外公听了陈云、李富春的报告,受到极大鼓舞。回永年后,上级为永年抗旱救灾拨款,成立了“凿井委员会”。外公接受新任务,担任“凿井委员会”主任,并秘密担负起冀南行署与太行山地区之间的地下党联络工作。郭坦对外公说:“尽管联络人冀南行署孟夫唐、郑州铁路巡警孟庆宣、峰峰矿区医院孟宪佑都是你的亲人,但没有命令你们绝不可见面。‘凿井委员会’就是你的公开工作地,抗日活动要秘密联络,绝不许告诉家人,包括父母、妻子、孩子。”
为了尽快扩大抗战力量,1940年11月,抗日军政大学从延安迁到邢台浆水镇,举办地方干部短期培训班,外公又参加了此次培训。1941年6月1日,抗大举办了非常隆重的五周年纪念大会,罗瑞卿参加了大会,朱德、彭德怀等纷纷题词、发表纪念文章。抗大的宣传教育影响迅速扩大,把敌后抗战推向了高潮。
正值抗日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之时,永年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赵选被捕了。组织上派外公探查赵选的关押处,在此过程中,他被叛徒盯梢。日寇从外公身上搜到了随身携带的《新青年》杂志和抗日文件,不久,他便被杀害。外公被杀害后,日寇又把外公家里搜查了个底朝天,连他的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
听到外公被害的噩耗,身怀六甲的外婆悲痛欲绝。可怜我最小的舅舅孟繁金(山东省财政厅退休),出生后从来没有见过父亲。之后,坚强的外婆一边拉扯着6个孩子,一边照顾公婆。尽管有乡亲们帮忙,日子仍过得非常艰难,但外婆依旧为抗日努力工作。我的母亲此时也担任了姊妹团团长,小小年纪就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贡献。组织上后来安排母亲兄妹6人上了学、参加了工作。我的母亲先是在邢台女子师范附小上学,后来组织上将她安排到晋冀鲁豫干部子女培训班,再转入临清师范中师,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外婆每每讲述外公的故事和她艰难度日的经历时,我都听得泪流满面。外婆在世时经常对我们说,一定不要忘了外公他们的付出。我们一直不忘外婆的教诲,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我们全家都是中共党员,我的党龄已有45年。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听党的话,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今天我们讲红色故事,就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下一代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不是神话也不是传说,而是“一寸山河一寸血”!那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有的甚至连名字都不被后人所知。我们走在他们用血肉开辟的幸福道路上,又怎能忘记他们呢?无论我们走多远,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红色基因都不能忘、不能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