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楼抗日遗址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广平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方向3公里处张家楼村。
张家楼抗日人民英雄纪念碑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张家楼村是一个近千人的大村子,四周都是日伪军的据点,日伪军经常到村子里要粮要钱,不少百姓因为交不上钱粮而被杀害,百姓对日伪军恨之入骨。为了实现对敌斗争,张家楼村把民兵武装起来,成立了钢枪队,与周围村庄建立了抗日民兵联防大队,实行不交粮食、不纳捐税、不出公差的“三不”政 策。同时,表明立场要求备武器,修围寨,抗敌人。这一系列的动作让张家楼村成为了日伪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多次谋划摧毁瓦解张家楼人民的抗日武装,但均没有得逞。
张家楼烈士陵园展厅全貌
1945年3月,日本侵略军及伪军3700余人,包围了张家楼村。在三天的顽强抵抗中,张家楼村333名优秀儿女壮烈牺牲,271人负伤,264人被捕。日伪军烧毁民房2723间,抢走耕牛86头、大车48辆,其他财务无数,整个张家楼村几近毁灭,这就是日伪军制造的闻名鲁西北的“张家楼惨案”。在这场战斗中涌现出了面对敌人刺刀毫不退缩的13岁少年徐三、为保护18名村民捂死自己孩子的母亲吉聘芬等众多让人敬佩的英雄。张家楼的英雄儿女们用自己的热血乃至生命阐释了永不褪色的红色情怀。
为了纪念在战争中逝去的英雄先烈,也为了追忆那段不容忘怀的红色历史,1971年7月,建成了张家楼烈士陵园。
张家楼抗日遗址1977年12月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4月被评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在原址上进行了新建。陵园建成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12月,张家楼抗日遗址被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命名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