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烈士陵园位于冠县城区东部。
2013年,按照冠县旧城改造规划要求,在城区东部修建新烈士陵园,1951年修建的冠县烈士陵园整体迁入。烈士陵园总分为:烈士墓区、烈士纪念馆区、广场、停车区和办公区。新烈士陵园总投资1800万元,占地80余亩,中央广场矗立着烈士纪念碑,高19.45米,象征着冠县解放于1945年,底座四周汉白玉雕刻。东半部为烈士墓区,集中安葬了852名历次战争中牺牲的英烈,其中有617名知名烈士和235名无名烈士,烈士墓碑旁近2000棵苍劲的松柏肃穆伫立。

冠县烈士陵园正门
烈士纪念馆坐落于烈士陵园北部,建筑面积750平方米,馆内展线长360米,事迹展分为4个部分,采用了图版、浮雕、文字、照片、实物等多种形式展示了烈士事迹。中间是黑色大理石雕刻的烈士英名录。
冠县烈士纪念馆
进入纪念馆,首先是展馆的主题雕塑——英烈忠魂,以冠县党政军民烈士代表为原型创作,素材取自烽火硝烟年代的战斗史实。主题雕塑中间是八路军烈士代表、回族英雄沙延孝。抗战期间,沙延孝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筑先纵队三营教导员,在一次与日军作战中光荣牺牲,年仅25岁,沙延孝2020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为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
冠县烈士英名录
事迹展分为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四部分。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部分展示了早期共产党员张永珍、早期革命烈士张梦庚等革命先烈的事迹。抗日战争时期部分记载了发生于冠县境内的大界牌战斗、葫芦营伏击战、鲍庄暴动、孔村突围战、张柳邵血战等著名战斗以及大杨庄惨案、柳林惨案等惨案。解放战争时期部分展现了冠县人民全力保障刘邓大军跨境奔赴前线的历史,并记载了冠县设立后方医院、冠县青年踊跃参加晋冀鲁豫野战军等拥军支前的事迹。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展现了抗美援朝时期冠县29名烈士、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冠县11名烈士的事迹。
展览馆东西两侧分别有两个整幅浮雕,西侧的浮雕展现了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赵官寨的著名战斗——六十二勇士壮烈殉国的情景,东侧的浮雕展现了著名的鲁西北抗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斗——陈贯庄战斗。
冠县烈士陵园于1975年被冠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冠县重点烈士纪念建筑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被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聊城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7年3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聊城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2020年12月被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聊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12月被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命名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