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烈士陵园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街道驻地西三公里凤凰集村北部。
东昌府烈士陵园正门
1946年初,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等部发起聊博战役,凤凰集村被确定为后方医院。凤凰集村是当时聊城城西有名的大村庄,也是远近闻名的红色堡垒村。村上有400多户人家,村四周是苍郁的松柏树林,有利于防空。后方医院设在村后的大场院上,在围攻聊城的战斗中,受伤的官兵被群众抬到这里,进行包扎救治。牺牲在路上或经抢救无效而牺牲的500多名烈士,就被埋葬在后方医院北面的大片空地里,坟墓边都立有木板或石块,写着烈士姓名、年龄、籍贯,后来木板和石块逐渐遗失。
东昌府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
1948年,筑先县(今东昌府区)政府对墓地进行了修整,竖立了纪念碑。1970年,闫寺公社民政部门出资,在这片墓地南面盖了大门和两间门卫房,安排专人看护。2000年,闫寺镇出资建起大门和院墙,栽上松树、杨树。2008年,闫寺街道又出资安放了204名无名烈士碑,在陵园内修建柏油路和砖铺走廊。同年,东昌府区委、区政府把凤凰集烈士陵园列为“东昌府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东昌府区投资500余万元对原烈士陵园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并把全区所有零散烈士墓迁移到该陵园统一管理。2013年5月,凤凰集烈士陵园更名为东昌府烈士陵园。2019年,东昌府区在陵园内为宋占一、聂子政、解占柏三位著名烈士高标准修建了烈士墓,并将其迁葬于此。目前,该陵园集中安葬烈士493名,其中无名烈士156名,有名烈士337名。
宋占一,字子贯、魁甫,1906年10月21日出生于堂邑县小张庄村(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曾就读于聊城山东省立第三师范。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三师党团组织,任负责人之一。同年10月,中共东昌县委成立后,被补选为县委委员。1928年1月,参与领导了著名的阳谷坡里暴动。暴动失败后,因形势恶化,身份暴露,被调到中共山东省委工作,后任共青团山东省委秘书长、团省委书记。1931年4月5日,宋占一与邓恩铭等22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南首侯家大院刑场。
宋占一烈士墓碑
聂子政,原名聂秉贞,又名聂志超。1904年12月19日生于山东省堂邑县北周店(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一个农民家庭。曾就读于聊城县立高小、山东省立第二中学。1925年五卅惨案后毅然投笔从戎,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回聊城,深入学校、农村发展党员,建立基层党支部,成立农民协会,10月,参与创建了中共东昌县委,任军事委员。1928年1月,参与指挥了著名的阳谷坡里暴动,后因暴动失败,身份暴露,遭国民党追捕,逃亡他乡,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长期隐蔽在国民党部队。日本投降后,随部起义,任民主建国军第一军第二师副师长。1946年春,任民主建国军延安参观团团长,率16位将领赴延安参观,受到毛泽东、朱德的接见。1946年6月,聂子政任民主建国军第一军参谋长并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晋升为民主建国军第二师师长。1948年8月14日,病逝于中共中央驻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临时军医院。1950年,他的遗骸迁葬于故乡聊城。
聂子政烈士墓碑
解占柏,原名解树魁,1913年10月出生在山东省堂邑县凤凰集(今属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先后就读于设在聊城的东临道小学、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2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二中学。1931年秋,解占柏考入北平市立第二中学。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了北平学生反日示威游行和到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的行动。1935年9月,他考入北平国立清华大学理学院地学系,不久,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夏,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9月,解占柏参加了国民党第三集团军军政人员训练班,10月回到聊城,参加中共与山东省第六区专员、保安司令范筑先的合作抗战,任政训服务员,做抗日宣传工作。
1938年初,解占柏回到家乡凤凰集,建立了聊(城)堂(邑)边抗日救国青年团。在凤凰集还建立了党的秘密联络站,接待从大峰山、茌平、博平到冠县去的交通员和干部。1939年4月,已任地委民运部长的解占柏参与筹划建立了“八路军茌博聊堂武装工作团”。
1941年初,解占柏调鲁西军区武装部任科长,同年3月任茌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县大队大队长。1941年7月26日,解占柏带两名警卫员骑马前往茌(平)南的前姜庄联系组织群众破土围子事宜,被伪军包围。解占柏一面痛骂汉奸卖国求荣的可耻罪行,一面举枪向敌人射击,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
解占柏的遗骸先安葬在前姜庄附近的王鄂庄东北角,半年后改葬到王三杠庄北并立墓碑,1946年8月迁葬于凤凰集的堂邑县烈士祠。

解占柏烈士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