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县菜屯镇阚庄村现在是一个普普通通、安宁平静的村庄,然而,如今的这份宁静与祥和,却是80年前的阚庄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秋天,驻清平日军到阚庄“扫荡”,遇到了在阚庄西北野地里割草的6名儿童,丧心病狂的日军拿这些孩子做了活靶子。噩耗传回村中,人们激愤不已。此后,在时任八路军某部司令员刘致远、抗日英雄范筑先等人的大力支持下,以阚庄村为中心、联合周边12个村庄的抗日民主联防自卫队成立,他们的口号是“鬼子来了打鬼子,汉奸来了杀汉奸”。
在多次协助驻聊城的范筑先将军攻打日军并击退进犯的伪军之后,自卫队吸引了汉奸齐子修的注意。1939年10月,齐子修以国民政府的名义责令阚庄村自卫队3天内上缴枪支,并上交5000大洋和两万斤小麦,自卫队没有理睬,他便派手下李秉贵带领一个整编营打着日伪“治安军”的旗号夜袭阚庄。阚庄自卫队武器不济,很快被敌人突破了东北面,战斗转成了巷战。伪营长李秉贵带人跑到最前头,他远远看见二三十个自卫队员零零落落地跪在一座场院的围墙外边,两手平举着枪,于是兴奋地喊:“你们早投降不就完了吗,非得让大爷辛苦这一趟!”说完就带着两个连过来收枪。
自卫队这边钢枪的主人的确都跪在地上,领头的是中队长葛长环。葛长环为人精明细心,他叫大家平举了枪跪下,枪里却都压上顶膛火。当敌人走过来的时候,葛长环一抬手,枪响了,一下子放倒了20多个伪军。李秉贵急忙领着他那一群乌合之众撤退,但是没跑几步,原来鸦雀无声的场院里边,忽然涌出了黑压压一大群人,响起了像波涛一样的怒吼:“拼也要死,不拼也要死,全村的兄弟爷们!咱们都拼啦!”村里凡是拿得动武器的男子都来了,横竖摆动的红缨枪,明晃晃的切菜刀,结结实实的白腊杆子,凡是摸得起来杀得敌人的武器都用上了。首先向敌人动手的是60多岁颇有威望的葛富生老人,他把红枪使劲一戳,一下子捅死了“治安军”的营长李秉贵!战斗整整持续一晚,全歼了敌人一个营。
恼羞成怒的齐子修联合了驻博平的日军头目粟井,出动了日军及伪军2000多人再次进犯阚庄。因救兵未到,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最终寨门被钢炮轰开,村子沦陷了。村里的妇女遭受了非人的蹂躏,连葛富生老人15岁的孙女也未能幸免;青年壮丁都被逼到了东边,没有审问,不要供词,凡是结实些的小伙子,都一律上了铡刀,拦腰劈成两段……残忍的日军不让老百姓收尸,鲜血流在大路上,直流了半里路长……
葛富生老人在那个最悲惨的日子里,瞅机会用一个白瓷坛子装了满满一坛子血,焚了香,磕了头,把它放在葛家祠堂里。逢初一、十五,就去祠堂上香,他那多皱肃穆的脸上每每老泪纵横。
自卫队中队长葛长环也被俘了,他被鬼子拉到博平城里去,要大卸八块。村里剩下的老弱妇孺凑齐了4万块钱把他赎了回来,可他的左膀子早已经被砍掉了。伤好后,他就参加了八路军,他说:“这辈子我要用右膀子替左膀子报仇!”
1940年秋天,八路军到菜屯沙区一带开展工作,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偶然路过阚庄。老百姓不知队伍走哪条路,半夜就在各处路边等着,有手拿着点心的,有用篮子挎着包子馒头的。等问明白了的确是八路军,便纷纷摸索着拉住那些战士的手,往战士怀里揣包子、拾点心,小声但满腔热忱地说:“你们怎么才来,盼你们盼的好苦哇!”
那夜,葛老先生把八路军请到了家里,开了祠堂,集合了全村老少,他焚了香,虔诚地搬出那一坛子血来,告诉他们说:“这是去年十月二十八咱庄里老百姓淌的血,咱们都记得报仇,可是仇还没有报!兄弟爷们!你们的仇能报了,救苦救难的八路军来了!”
胜利最终是属于人民的!从那以后,阚庄村慢慢被八路军发展成为抗日根据地。他们重整旗鼓,继续抗击外来侵略,书写了茌平英雄儿女保家卫国辉煌悲壮的篇章。
(宣传教育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