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韩集乡迟桥村,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迟桥遗址1973年被发现,遗址大部为平地,东西100米,南北150米 ,面积约15000平方米。东南部有一南北约20米、东西约30米、高约3米的方形高台。该遗址发现大量灰、黑陶片,大部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有少量细泥陶。器物大部分轮制,纹饰有方格纹、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豆、尊、罐、鬲、盆等,另有石、骨、铜器。
迟桥遗址的内涵主要是龙山文化遗存,其次为汉代文化遗存。遗址东北2.5公里处是教场铺遗址,西南2.5公里是高垣墙龙山文化遗址,迟桥遗址正处在两处遗址中间。经勘探和发掘教场铺遗址内有一大型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其出土的器物既有典型山东龙山文化特点,又与河南龙山文化相近的地方。从迟桥遗址捡取的标本看,其遗址文化特征与教场铺遗址相似,与尚庄遗址的龙山器物有较大区别。
当地相传战国时期齐国公子孟尝君落难时曾在此住过,因此迟桥遗址也称孟尝君遗址。遗址现为平地,其东南高台地之上原有一寺庙,合祀孟子和孟尝君,称“二孟庙”,清代修建,茌平解放后被拆除。
迟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代长,从龙山时期一直到汉代,对研究鲁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以及商周文化和中原地区的关系等,提供了丰富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