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概况 机关党建 要闻动态 热点专题 研究编修 宣传教育
 · 首 页 > 研究编修 > 地方史志 > 正文

临清运河钞关

发布时间:2022/3/17  信息来源:聊城党史史志网    浏览次数:5105

临清运河钞关位于临清市青年街道青年路,是明清政府派驻临清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所在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运河钞关,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上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明清时期,基于临清是漕运咽喉、商业都会以及诸王练兵、漕粮储积、贡砖烧制、商市税征之处等原因,永乐二十一年(1423)山东巡抚陈济上疏请求在临清设钞关。宣德四年(1429),临清钞关设立。这时运河上共设钞关7处,临清为其一。宣德十年(1435),朝廷在临清又增设户部榷税分司,以督理关税。至明代万历年间,临清钞关年征收船料和商税银83000多两,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课税额的1/4。明万历年间,山东省一年的税课银只有8800余两,仅及临清钞关所收1/10稍强,临清钞关的显赫地位可见一斑。

万历二十七年(1599),在临清钞关演绎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大事件,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重重地写上了一笔,这就是王朝佐反监税斗争。明朝中后期,大量的商税收入刺激了封建统治者的贪欲。万历时,百税杂出,征税中官遍布天下,临清更是重灾区。中官马堂征税临清,网罗党羽数百人,强取豪夺。临清商民为之罢市,州民万余纵火焚烧了马堂署,毙其党羽37人。织筐夫王朝佐慨然承担责任,以免众人之难。王朝佐英勇就义,后人为之建祠立碑,在钞关内供人瞻仰。此事件及碑刻拓片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王朝佐成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初期抗税斗争中的英雄。临清民变事件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民众自发组织抗税的新篇章。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废止。后为临清民国政府驻地,解放后为临清县人民政府驻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60年代初,运河钞关一直为临清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临清钞关为一组建筑群,自运河而西依次为河口正关、阅货厅、“国计民生”坊、关堞、仪门、正堂等。钞关南北三进院落,置设穿厅、船料房、鼓铸坊等,厅堂坊舍室400余间。现存两进院落,主要有仪门、南、北穿厅、公堂、巡拦房、科房、船料房、官属舍房等80余间古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前院为公署办公区,后院为仓储区。此外尚有原钞关官员住宅保存较好,建筑大多为硬山建筑,青色灰瓦屋面。钞关内收藏了记载钞关税收与王朝佐起义的明清碑刻。现公署办公区及北侧仓储区由临清博物馆管理使用,南侧钞关官员住宅变为临清水利局家属院。

临清运河钞关作为古代八大钞关之一,是中国古代运河税收机构典型遗存,是运河文化重要载体,是研究中国明清两代经济生活、运河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及中国税务发展的宝贵实证资料,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上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全国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2005年,临清市制定规划,以运河钞关为依托,建设中国税务博物馆与运河文化陈列馆,使之成为一处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上一条信息: 山陕会馆
下一条信息: 鳌头矶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主办: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院(聊城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益民胡同9号院内1楼   邮编:252000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CopyRight www.zglclsw.org.cn All Rights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IE8.0及以上浏览器,以获得本站的最佳浏览效果   鲁ICP备17035784号